
我現在比較喜歡的觀影模式是坐在家裡的小銀幕前,把庫存很久的片子(買很久沒看的,還有從阿海那裡借來的)一片一片放出來看,好處是如果很喜歡,可以再放一遍,沒人會來收錢,而如果不喜歡,也可以自己快轉,不用顧慮別人。如果坐著看不舒服,還可以躺著看,因為想尿尿也可以隨時按暫停,所以喝很多飲料也沒關係。總之,DVD真是個好東西。
前言有點長,真是不好意思。昨天看完《漢字寓言》上半場回家之後,搭配著櫻桃爺爺的巧克力蛋糕與伯爵奶茶,我看了一部讓我驚艷萬分的電影:《Postman Blues》(片名翻譯成盜信情緣)。跟其他著重語言敘事的日本電影不同,這個導演(Sabu)是真正在拍電影,攝影與剪接都有獨特風格,看著他的影像會自然地笑出來或是感到緊張(而不是因為台詞)。

苦悶到了極致,澤木在當晚從超商買了兩大袋啤酒,回到家後開始把未送達的郵件一封一封拆開來讀,窺探他人比較有趣的人生,或者嘲笑更為無聊的人生。其中有一封信引起了澤木的注意,是一個癌症末期患者「小夜子」對於親人的心意:「你看到這封信的時候,我可能已經不在了……」,這使澤木在隔天醒來之後,稍微感到生而為人的溫度。
在送這封信的過程中,一連串的巧合,使澤木竟成為警方通緝的對象(運毒犯兼殺手),導演Sabu對於警察系統的批判,在這部電影中展開得淋漓盡致,甚至還大大揶揄了警方請來的犯罪心理學家。而從小夜子身上重新學習活著的喜樂的澤木,以及從澤木的關懷而得到溫暖的小夜子,兩人渡過短暫的快樂時光,當澤木向小夜子承諾明天三點會準時來接她時,悲劇也將上演。導演在電影多處所呈現的幽默,跟伊坂幸太郎很相似,像殺手的心境與美學,而對於警察系統的弊端與錯誤的觀察,則有橫山秀夫的味道。雖然情節一直在出乎意料的狀況下往前推進,時而幽默的描繪,卻在電影的最後,有如在即將完成的畫作上翻倒顏料般,留下巨大且揮之不去的悲哀。

2 則留言:
感謝主編上一篇文章,真是造福大眾。另外這篇說的太對了,我個人自從有參與金馬套票這種東西以來,每年都會錯過幾部(至少一部)已經買好票的電影,而那幾部一定在早上。今年也不例外。
真是遺憾,金馬影展應該幫你加開深夜場的,半夜一點到五點才是你活躍的時間啊。看完還可以去你妹的店吃早餐。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