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7月31日 星期四

短評《少年臺灣史》

本書做為歷史讀本,並不以洋洋灑灑列出眾多歷史事實為重,作者更企圖張揚一種轉型正義的史觀。正所謂「忘記舊事者失雙目」,台灣史在台灣歷史教育中長期的被偏廢、隱而不談,對台灣人來說不僅是無知於自己母土的知識、事實,更在於若欠缺了「以母土為方法」的人格養成、視野鍛造,對目前人們夸夸其談的公民社會是無有可能實現的。

作者在書末餘論中提到,落實轉型正義(transitional justice)有五項必要之工程:1.究明真相;2.釐清與追究責任;3.道歉、補償、興築紀念碑等;4.提供受害者傾訴的平台;5.確立能夠防止再度發生的機制。

2013年七月「洪仲丘事件」以來,人們清楚看到台灣自解嚴以來二十餘年,轉型正義的徹底失敗:軍、檢、警作為國家機器的三隻爪牙,依舊躲在重重黑幕之後,任誰也沒辦法動之分毫。所操弄的愚民手段更是與白色恐怖時期並無二致,依然那麼粗暴與獨斷,人們以為社會開放、自由、多元了,怎知申訴依舊無門。

民進黨自2000年起的八年執政,未能把握機會大興轉型正義工程,或許正是人們感到悶透了的主因。至今殺人魔王仍在幅員遼闊的廟宇建築中受人膜拜、一干劊子手的真面目亦未能坦白、機密資料人間蒸發、情治單位改名換姓繼續運作(彷彿易容求生的逃犯)……冤無頭債無主的情況下,卻總有一種呼籲人們「和解」,否則就是操弄族群撕裂的聲音,透過媒體流竄擴散在台灣社會中。

沒有事實,何來原諒?沒有事實,又如何能夠保證未來不會再發生?進化的獨裁者與消費主義合流,透過大眾傳播媒體與社群網站放送「虛無」,製造全面管制的新架構,以及,沒有歷史的人民。

《少年臺灣史》從南島語族的獨特性開始談起,次第談論荷蘭、明鄭時期、清治、日治與戰後。或許因為設定的讀者是少年(和永懷少年心的國人),在不同的段落,作者皆會親切地叮嚀讀者「該如何思考」。這些叮嚀乍看繁瑣囉嗦,卻是對戰後長期黨國歷史教育的挑戰與戳破。另外,作者從文化多樣性的角度,對台灣原住民族的起源、風俗、語言瀕危均有詳述,矯正了吾人以漢人/中土為主軸的歷史觀點。

本書作者周婉窈教授,在今年年初因為微調高中歷史課綱的強渡關山,勤筆為文希望喚醒民眾注意來共同抗衡。雖然結局還是被硬闖,本書的隨後出版仍然是一個富有力量的抵抗。

2014年7月28日 星期一

短評《13˙67》

讀到本書最後一頁,心頭忽地受到某種巨大又無以名之的感受衝擊而至,所謂拍案叫絕應當如是吧。接著彷彿震波遠去,身體仍然遺留著搖晃的後座力,通書六個連作中篇又順序於目前上演,主角關振鐸的形象縈繞不去。讀這本書的時候覺得這位香港作家陳浩基很厲害,但讀到最後卻發現他厲害得超過我一介普通讀者的想像。

根據書中記載的作者資歷,陳浩基是寫本格推理、得島田莊司獎出身的。我閱讀口味素偏社會派,一向對於本格推理的詭計、解謎不太感興趣,閱讀本書是基於我近兩三年來的「香港熱」。香港的建制爭議日趨激烈的今日,《13˙67》藉由書寫六個發生於關鍵年代的犯罪事件:2013年的「當下」、2003年的SARS事件、1997年香港移交、1989年中國六四,一百五十萬香港人上街聲援、1974年廉政公署成立,香港走向消費社會、1967年共產黨六七暴動,倒敘式地側寫香港變遷的面貌。

對於社會變遷,我們往往站在「當下」,以特定的觀點來回望過去,於是得出類似「社會變開放了」、「政治變好了」、「經濟變差了」這樣一次漸層的觀察。作者在結構鋪排上以後為先,用流行的說法就是從2013逐步穿越到1967,試圖對這種既定看法提出質疑,進而揭示一種循環式的變遷模型。

而由於香港跟台灣一樣是個殖民地社會,在本書大謎底揭曉的一刻,才讓我有如斯劇烈的衝擊吧。2014以來島嶼發生許多欠缺公義、丟失理性的事件,觀看這些總也興起某種既視感,它們不僅正在發生,且是自台灣有史以來不同的歷史現場中一再發生的情事。

人們迷茫、痛苦於一個悖誤的變遷前提:「社會不是變好了嗎?開放了嗎?民主化了嗎?」讀了陳浩基此作,試著理解,殖民地社會的歷史,終究是原地打轉、沒有出口的。

本書讀來娛樂性十足,作者在詭計上的設計十分著力,在解謎的同時讓人感受到本格推理的魅力;對人物的描寫亦無牽強,不僅是主角關振鐸,其他市井庶民的塑造,也讓讀者得以透過他的筆看見香港的人情。特別令人激賞的是,香港長期必須透過台灣輸出的出版品來自我養成的創作險境中,作者仍繳出如此優異成績。

2014年7月24日 星期四

短評《小國的靈魂-挪威的生存之道》

本書是作者移居挪威之後的第五本在地觀察成冊出版。有別於前作聚焦個別主題書寫,本作更全面且深入地剖析挪威,並且以比較文化的角度對寫台灣與挪威,讀者很容易可以理解作者話說挪威卻心繫台灣的問題意識。所以本書不全然是一本「旅人向」的文化觀光書,透露更多的是一個委身異地的台灣寫作者的憂心與期許。

本書包括二十五個章節,從挪威經歷五世紀的被殖民歷史談起,到上世紀初獨立建國、上世紀中發現石油而從貧瘠之地轉為富饒,兼談挪威政府與民眾在時移勢易之間,如何面對歷史、堅守價值、包容多元文化的失敗與成功,終究建構出我們目前所看到──小而美、威武不移、積極參與世界事務──的挪威。

作者利用字體的變換提示對寫的重點:先以明體談挪威,在行文中不定地改以楷體回看台灣。這樣的書寫方式,更加明晰地提供了每日生活在台灣的民眾,一個戴上它者的眼鏡來觀看自己的視野。這樣的寫法對作者而言也是個挑戰,作者必須先跳脫國民黨大陸中心史觀,肯認台灣自十七世紀以來不停受到外來政權統治至今未息的觀點,才能夠與挪威的歷史進行對話,也才有本書的誕生。作者赴挪威之前長期擔任文字媒體政治記者,所下的功夫,累積的歷史、政治素養均成為本書成功之處。

於是書名《小國的靈魂》不只是在邀請讀者一窺挪威魂的奧妙,更是在試圖破除我國教育所構建的「泱泱大國」神話,引誘更多人正視台灣小國好民的事實,如此才能在這樣的事實上打造出屬於島嶼的「小國靈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