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在書末餘論中提到,落實轉型正義(transitional justice)有五項必要之工程:1.究明真相;2.釐清與追究責任;3.道歉、補償、興築紀念碑等;4.提供受害者傾訴的平台;5.確立能夠防止再度發生的機制。
2013年七月「洪仲丘事件」以來,人們清楚看到台灣自解嚴以來二十餘年,轉型正義的徹底失敗:軍、檢、警作為國家機器的三隻爪牙,依舊躲在重重黑幕之後,任誰也沒辦法動之分毫。所操弄的愚民手段更是與白色恐怖時期並無二致,依然那麼粗暴與獨斷,人們以為社會開放、自由、多元了,怎知申訴依舊無門。
民進黨自2000年起的八年執政,未能把握機會大興轉型正義工程,或許正是人們感到悶透了的主因。至今殺人魔王仍在幅員遼闊的廟宇建築中受人膜拜、一干劊子手的真面目亦未能坦白、機密資料人間蒸發、情治單位改名換姓繼續運作(彷彿易容求生的逃犯)……冤無頭債無主的情況下,卻總有一種呼籲人們「和解」,否則就是操弄族群撕裂的聲音,透過媒體流竄擴散在台灣社會中。
沒有事實,何來原諒?沒有事實,又如何能夠保證未來不會再發生?進化的獨裁者與消費主義合流,透過大眾傳播媒體與社群網站放送「虛無」,製造全面管制的新架構,以及,沒有歷史的人民。
《少年臺灣史》從南島語族的獨特性開始談起,次第談論荷蘭、明鄭時期、清治、日治與戰後。或許因為設定的讀者是少年(和永懷少年心的國人),在不同的段落,作者皆會親切地叮嚀讀者「該如何思考」。這些叮嚀乍看繁瑣囉嗦,卻是對戰後長期黨國歷史教育的挑戰與戳破。另外,作者從文化多樣性的角度,對台灣原住民族的起源、風俗、語言瀕危均有詳述,矯正了吾人以漢人/中土為主軸的歷史觀點。
本書作者周婉窈教授,在今年年初因為微調高中歷史課綱的強渡關山,勤筆為文希望喚醒民眾注意來共同抗衡。雖然結局還是被硬闖,本書的隨後出版仍然是一個富有力量的抵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