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7月25日 星期五

轉換心情

讀者投書發問:寫不出來的時候需要轉換心情嗎?

京極夏彥「不做這種事情的。轉換心情之後就寫得出來那是幻想。」
宮部美幸「寫不出來的時候不管作什麼也寫不出來!」

昨天轉換了一整個晚上的心情,還是弄不出什麼東西來。今天看到兩位大師的教誨,有如當頭棒喝。

2008年7月19日 星期六

難看的棒球比賽

     得分 安打 失誤
中國香港 0  0  14
中華   29 18 0

棒球打成這樣實在是太難看、太噁心了。小馬聯盟的亞洲少棒賽,首戰由香港出戰地主隊,光從身材來看就知道這已經是一場不平等的競賽了,最後如果差距超過五十分也不會令人意外。撇開勝負,棒球也就是運動的一種,只要參與的每個選手都在其中得到樂趣就好了。即使是122 : 0(發生於1998年,日本甲子園青森縣預賽)落敗也無所謂,只要雙方都全力打球,落後的沒有認輸,領先的當然也不能鬆手,這就是棒球比賽。

難看跟噁心的地方在於,中華隊當然是很強,一向都很強,在少棒的層級,世界各國看到中華隊來打球通常就是要舉手投降。強的原因當然是訓練有素,台灣的球員從小就努力地練球,因而他們也無法跟一般小朋友一樣有正常的「童年」。對他們來說,棒球就是打敗對手獲得勝利,為了達成這個目標而努力。所以台灣的少棒選手從小就練習變化球,或者練習用怪異的姿勢去投球,都是為了獲得勝利。他們一直都做得很好,但是他們的野球人生也在這樣的過程中扭曲了。

今天的比賽,第一局中華隊就大量取分,甚至拿了超過十分還沒有人出局。而香港的小朋友們基本動作不佳,甚至被中華隊投手投出過快球速的球嚇哭了。中華隊察覺到他們已經「完成目標」,也就是能夠穩穩獲得勝利了,就開始讓每個站上打擊區的小朋友都使用觸擊,把投手投出來的球輕輕碰到場內,然後以接近走路的速度往一壘前進。所以最後也只打出29 : 0的比數,但比數什麼的一點也不重要,對中華隊的小朋友來說,他們完成了被賦予的責任(誰有資格賦予小朋友這些責任?),而對我來說,他們一方面用「放水」的方式羞辱了對手,讓棒球比賽變得很噁心,另一方面也讓我了悟到,棒球在台灣是永遠不可能成為啥米「國球」的。

看著中華隊那些笨小孩一副喜形於色的表情(出局了反而更高興),跟一整套電視上看來的職棒球員的動作,就覺得非常噁心,我不曉得他們在高興什麼,如果她們從小就被教導要這樣打棒球的話,那長大之後會去收錢放水,也只是剛好而已吧。

2008年7月3日 星期四

搖擺女孩

上野樹里第一部大銀幕主演作品,《搖擺女孩》(Swing Girls,港譯:喇叭書院)DVD終於要在台灣發行了。這部被稱為《水男孩》姊妹作的青春電影,場景設定在東北的鄉下,一群不耐暑期輔導的女學生,偶然得到摸魚的機會,替棒球隊應援團送便當,卻因為全員脫線讓便當腐壞,導致應援團的管樂隊全員食物中毒。女學生們因而必須代替他們吹奏,意外引發她們對音樂的興趣,而有了一連串的故事發展。

這也是上野樹里與竹中直人的首度共演,竹中直人在《Shall We Dance》裡面有出色的表演,集搞笑與演技於一身,卻都扮演懷著中年男性說不出口的苦衷、卑微地活著,在《搖擺女孩》中也是類似的角色,這或許也是當代日本男性的再現。他的角色形象也讓我聯想到上個月發生於東京秋葉原的無差別殺人魔(通り魔)事件。嫌犯曾在網路上吐露心聲:「覺得自己長相平庸,沒有經濟基礎,看不慣那些光鮮亮麗的人們。在現實中也是一個人,在網路上也是一個人……為什麼自己就得被人看輕?我想要殺人,是誰都無所謂……」竹中直人的角色創作讓我們看到類似的卑微,卻又有一些地方是不同的。(在《交響情人夢》裡,他就一轉成為意氣風發的色老頭音樂家了。)

《搖擺女孩》是上野樹里19歲時的作品,也是透過試鏡,從一千多人中脫穎而出得到的角色。剛出道的樹里還游移在演員與偶像的十字路口上,事務所也反對導演讓她在戲裡面有挖戳鼻孔的動作,不過當導演問她「你想當演員,還是偶像?」的時候,上野樹里則是毫不猶豫地表示自己想成為優秀演員的決心。從另一個角度看,能成為演員,也是完成了過世的母親的心願。上野樹里的媽媽在世時有次說了「能演戲的話該有多好」這樣的話,而她也努力達成了。

《搖擺女孩》中,上野樹里的演技仍不脫生澀,但是我們可以從她的表演中看到她無窮的可塑性,對於喜劇的表演,身為關西人的上野樹里當然沒話說,她能夠透過全身的細胞來完成讓人捧腹大笑的動作。而更讓人驚艷的,便是她對於悲劇也有非常高的天賦,好到讓人不敢相信她的年紀才這麼輕。在她過往的作品中,哭戲其實不多,但她將五官與銀幕時間完美結合,讓觀眾瞬間被帶進另一個世界。

《搖擺女孩》當然是一個青春故事,擁有所有日本類型戲劇讓觀眾血脈賁張的元素(看不慣的人類就會覺得很煩),但它最精采的地方還是在尾聲,長達七分鐘的演奏場面。這群女子高中生從一開始完全吹奏不出聲音,到突然體會爵士樂的節拍,參加比賽又橫生枝節,最後在大雪中趕到表演場地,並且在調音中重新找到屬於年輕心靈的平靜,然後把樂音奏出來,在觀眾的歡呼中完成表演……。七分鐘的演奏,回味這一整部作品的種種,這就是《搖擺女孩》導演的企圖。

樹里獨奏薩克斯風真的是太可愛啦,光為了看這段就值得買了吧我想。

2008年7月2日 星期三

別碰我的牛

老闆與吳先生帶領的歐洲巡演團昨天晚上無事登機,希望一行人能夠在歐洲順利演出。

昨天在師大柯達買了《Last Friends》DVD,到剛才已經看了四集,這次的翻譯品質比《交響情人夢SP》好一百倍(應該有人跟這家盜版公司反應吧),畫質也很讚,還有附特典。如果有人要我代買的可以跟我說。

這個作品在日本的播放時間是晚上十點鐘,通常這個時段的連續劇不像八、九點黃金時段播出的,題材比較偏向小眾,樹里也曾演出的《折翼天使》,就是一系列探討現代年輕女孩的存在問題的作品。《Last Friends》擁有人氣女星長澤雅美(長澤まさみ),以及新生代演技派的瑛太、水川麻美(水川あさみ)與上野樹里,要呈現的是當代社會中,年輕人所面對的各種痛苦與煩惱。

看著這些年輕演員互飆演技,實在是很舒服。雅美在這部作品中突破了以往的格局,雖然仍飾演一個甜美的女孩,但也將遭受家庭暴力的恐怖以及對家暴男友的依賴詮釋得不錯。飾演家暴男的錦戶亮,我是第一次看他演戲,在第一集的時候稍微覺得他沒有把家暴現場的人的連結(權力的宰制關係)演出來,而在接下來的集數我發現他也在慢慢調整了,只是要飾演這種需要被觀眾徹底反感的角色,也真是難為這位偶像了。難怪在很多相關的訪談中,他一再澄清自己很討厭暴力。

樹里跟瑛太果然是裡面最出色的兩位演員。報載「女優魂」的樹里,花了好幾個月的時間學習駕馭那重量超過她體重兩倍的越野機車,而且盡可能地不使用替身。但這只是事前準備的工作而已,樹里對於角色的創作,以及語言的情緒,才是她珍貴的地方。在瑠可身上,完全看不到野田妹的殘留物,當然也沒有佐藤あおい。跟野田妹一樣,瑠可也可以說是日本前所未有的角色。(因為瑛太還沒跟本事務所簽約,所以這裡就先不談他囉~~)

第二集中,瑠可偶然撞見宗佑正在對美知留施暴的場景,顧不得自己賽車的傷勢,丟下拐杖衝向坐倒在地上的美知留,然後說出「私の美知留に触るな!」(不要碰我的美知留)這句對白,一句話就把觀眾全部擊倒在地。樹里對語言表情的使用,看這場戲就能完全明瞭。而對於T的詮釋,不是使用男性用語就能說服觀眾,樹里創作了很多跟以往角色不同的語氣,也妥善運用了身體的姿勢與眉毛的表情,讓我也很想被他保護呀。探討太多失去趣味,還是要直接看才知道。

第四集中,飾演小武的瑛太對美知留說,「人的內心究竟有多孤獨,光從外表是看不出來的」,這句話就是在說樹里這次所挑戰的角色。看到他說這句話的這一幕,我想觀眾應該跟我一樣,腦子裡馬上浮現在此之前瑠可的所有形象吧,而這應該才是真正的「女優魂」。

之前因為很忙,有一陣子沒有關心樹里了,而且《Loss:Time:Life》讓我有點失望(樹里還需要學40分鐘小品的角色建構法),不過《Last Friends》又讓我大大讚嘆了。附帶一提,明天開始緯來要播《交響情人夢SP》,又能在電視上複習野田妹了(跟《Last Friends》一起看會錯亂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