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月10日 星期六

聽他們說話,在台三線上

1.
去年十二月中一個週末,受邀參與一個名為「新旅行-悸動台三線」的行程,交換條件是要寫出現在這篇文章。

平常我是很少出去玩的。記得有人問過我放假都去哪裡玩,我想了很久還是想不出來,抓抓頭髮,不管去哪裡總是有目的,最常有的行程是書店跟咖啡店,好像從來沒有一次單純地在去哪裡之前就抱著「要去玩」的心態。對每天都以玩樂的心態在過日子的我來說,「為什麼還要特別去某個地方玩,醬不是很奇怪嗎?每天都玩得很開心啊(笑)。」

所以隨著出發的時間漸漸接近,漸漸意識到這次是要「出去玩」的同時,我反而慢慢地不安了起來。某天興奮地把行程表拿給小番茄看,結果她用半個眼睛瞄了一眼,馬上就繼續去做她的事情了。「這一點都不像你會參加的活動啊」,她說。真的是這樣,回想上次兩人出遊,是去九份住了一晚的民宿。連金瓜石也沒去,只是坐車到了那裡、隨意走走,對日本人很多的老街也沒啥興趣,晃悠了一天,隔天近中午退了房就回台北了。這麼不認真的觀光客應該很少見吧。

於是最後帶著始終困惑的心情,在新竹度過了兩天。「我在這邊幹嘛呢?還沒做完的工作怎麼辦?」類似這樣的聲音,有如碳酸飲料的氣泡不停地敲擊著容器般,讓我難以舒坦。但總之畢竟,我的肉體已經被載運到了現場,五官也沒有辦法說關上就關上,就先把感受到的一切存進來,之後再慢慢去解析意義吧。這是已經是成熟的大人的我在當時理智的抉擇。

2.
之前幫忙編輯了一本新竹縣社區營造的成果小書,雖然工作過程中透過文字看到了每個社區的特色與社區工作者的身影,但其實純粹都是想像。去到了現場,才有種「原來就是這個啊」恍然大悟的感覺,從這個意義上來看,文字能夠傳達的東西真的很微不足道呀。

這是個很豐富的行程,一行人旋風式地掃過了台三線貫穿的幾個鄉鎮:關西、橫山、北埔、竹東與峨眉。當然「豐富」是聽人說的,正如同前面所說的,我對於台灣各鄉鎮的認識少得可憐,對於各地社區工作的關心僅限於腦袋,肉體的體驗非常有限,所以我完全沒辦法判斷到底算不算豐富,反而在景泰茶行聽著社區工作者介紹木匠街的故事時,有種「難道這兩天都是要這樣上課嗎?」的驚嚇。

果然真的上了很多課,許多在地的工作者,包括社區產業的、工藝復興的、人文遺產的,一個接一個地出現在我們眼前,娓娓道來社區的興衰史、危機與轉機,我認為這些都是非常好的知識,但同時又認為怎麼能夠他講一講我聽一聽就全盤了解社區營造的經緯,那麼我們這些外面來的人,聽了之後要幹嘛呢?他們講的人也應該有同樣的想法吧,回憶大學時代跟社運、工運的人接觸的經驗,他們總是在講話之前問一堆「你為什麼要知道這個?你知道這個要做什麼?你是站在什麼位置問這個問題的?」

可是這兩天所接觸到的社區工作者,就像轉開水龍頭一樣滔滔不絕,完全不管我們為什麼要知道這個,也不在意我們的奉獻指數,跟身分。他們不在意我們很可能只是瞎湊熱鬧,聽完這些話回到自己的世界中的我們可能對他們深愛的社區一點貢獻也不會有(還寫出這種毫無焦點的文章)。

社區工作者們那種豁出去的氣勢,讓我印象深刻。

3.
美味兼具特色的佳餚、清亮刺眼的藍色天空(我原本以為台灣看不到這麼藍的天空)、緩步走動穿梭巷弄間的老老小小……。帶著兩天的回憶,昨天偶然走到圖書館的旅遊書架前,取下幾本北台灣旅遊風俗介紹,想要確認我去過的地方是否被刊登在上面,結果看到了姜阿新故宅與金廣福公館的照片,同時也看到了好幾段的文字介紹。但是如果不是去到現場,在同一個空間裡看著聽著社區工作者以獻身般的熱情,對我們述說在地的歷史、文化,就像介紹自己自滿的孩子一樣,看著這些文字的我,果然也會像毫無關係的他人,不會有任何的追想與回憶吧。再怎麼印刷精美的旅遊書,也印不出這些為自己的家園努力耕種的汗水。因為有這些汗水,我們所走過的現場,才顯得立體,而且有色彩。

也於是,我開始為他們擔心,他們的熱情還能夠延續多久呢?有什麼具體的方法能夠留住他們如火焰般的熱情呢?社區的老化問題,由這群健勇的社區工作者來活化,但有一天這群人無法避免地面臨了老化時,又有誰能夠活化他們呢?

這篇文章有點文不對題就是了。

沒有留言: